新质生产力:引领驾培行业驶向新未来
转载自:中国驾培
在2025年两会的热烈讨论中,新质生产力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一政策导向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驾培行业也不例外。VR驾驶模拟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作为新质生产力在驾培领域的典型代表,正引领着驾培行业迈向一场深刻的变革。
政策东风助力驾培行业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传统驾培模式饱受诟病。一方面,教练资源有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教练往往要同时带多名学员,难以做到对每个学员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教学场地受限,学员练车时间集中,排队等待时间长,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传统驾培过度依赖实际道路练习,不仅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还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学习体验和驾培行业的整体发展。 自2019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驾培行业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一环,科技创新成为驱动驾培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依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文明素质教育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机动车驾驶培训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创新机动车驾驶智能培训模式,这为驾培行业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在此时代浪潮下,以VR驾驶模拟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深刻地重塑着驾培行业的格局。 VR 驾驶模拟器开启沉浸式学车新风尚
VR驾驶模拟器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出高度逼真的驾驶场景,让学员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驾驶环境,能够全方位感受驾驶的乐趣。从教学效果来看,它可以模拟各种复杂路况,如暴雨、暴雪、夜间驾驶等极端天气和路况场景,让学员在安全的环境中积累丰富的驾驶经验。对于驾培机构而言,传统驾培需要大量的教练车和场地,而VR驾驶模拟器占地面积小,且无需消耗燃油,维护成本低。一台VR驾驶模拟器的投入,相当于减少了数台教练车的购置和运营成本。 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精准教学的智能担当
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的应用,更是为驾培行业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机器人教练具备高度智能化的教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学员的驾驶操作,并给出精准的指导和反馈。与传统教练相比,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更加耐心和专业。无论学员重复多少次相同的错误,机器人教练都会不厌其烦地进行纠正,而且其教学标准始终如一,不会受到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机器人教练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能够精准分析学员的操作习惯和问题所在,为每个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还能够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的疑问,提供学习建议。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驾驶技能。 新质生产力重塑驾培行业格局
VR驾驶模拟器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的广泛应用,正重塑驾培行业格局。自2021年开展交通强国人工智能驾驶培训教学试点工作以来,共应用虚拟现实模拟器457台,人工智能教练1097台,累计培训学员127万余人,其中2024年培训学员30万左右。基于学员的基本信息和培训行为数据,构建学员驾驶技能形成规律数据库,围绕学员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研究了更加合理的培训教学方法,完善了学员驾驶培训行为智能分析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驾驶培训考试系统设计,开发了相应的题库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 聚焦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的培训效率、培训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实践,实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以研发为引领,促进了行业管理政策的制订、智能化教学设备的标准化应用、智能化教学流程的规范化、智能教学试点的推广,提升了培训效率,降低了培训成本,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智能化管理水平,在帮助驾培机构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员学驾体验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展现出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东方时尚为例,采用智能VR模拟器与机器人教练教学三年多来,教练车燃油消耗下降约370万升,CO2排放减少约8000余吨,人工成本降低约88.9%。同时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培训效率,学员对智能培训模式满意度达到90%。 展望未来驶向新程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VR驾驶模拟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教练持续迭代升级,为驾培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政策利好与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下,驾培行业正朝着高效、安全、智能的全新赛道全速疾驰。学员将收获更优质的学习体验,驾培机构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场变革中实现双赢。